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藏品資訊
:::
藏品資訊
武王爺坐像藏品圖,第1張
武王爺坐像藏品圖,第2張
武王爺坐像
  • 編號
    • 編 目 號:AH001103
  • 主題
    • 分類1:神佛像
  • 名稱
    • 登錄名稱:武王爺
    • 中文 名稱:武王爺坐像
  • -數量-
    • 單 位:
    • 數 量:1
  • 材質
    • 主材質分類:
  • 尺寸/度量
    • :132  mm
    • :235  mm
    • :102  mm
    • 淨重:686  g
  • 外觀描述
    • 顏色:淡褐色
  • -備註-
    • 備 註:木製
  • 藏品描述
    • 描述:本物件為寬132mm、高235mm、厚102mm的木雕武王爺坐像。本件來源係為「接收」,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時期藏品。根據193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歷史室陳列品清冊,其中有「本島人土俗」展示主題,陳列品包括:宗教器物、神像、風俗人形(人偶)、樂器等本島人用品。推測該文物應是此展示視野下而收藏。
      臺灣的王爺信仰來源十分多元,大致有:1.瘟神:包括散佈瘟疫或驅逐瘟疫之神,有部份源自於道教系統的五瘟神或十二瘟王。2.厲鬼:主要以「三百六十(或三十六)進士死於非命」之說為基礎所發展出來,也有因瘟疫死後成為厲鬼,再封為瘟神。3.英靈:因生前有特殊功績或德行,死後為人所崇祀。4.與鄭成功有關:鄭成功歿後人民建廟崇祀,但因臺灣為清統治,為避忌改稱王爺;亦有研究認為某些王爺,可能是明鄭各地駐軍將領之姓氏或代號。5.各區域、村庄、或某姓氏的守護神。此外,王爺的神格也包括海神、醫神、甚至萬能神。
      奉祀王爺廟宇的建立,主要有:1.王船漂至當地,為居民拾獲後立廟奉祀;2.先民來臺時,攜帶家鄉王爺香火,或某人遺留於當地之香火;3.從其他地區王爺廟分香而來。
      與王爺相關的祭典,「東港迎王平安祭典」、「西港刈香」、「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」等,均已被列為國家重要民俗,可見其對於臺灣在民俗、文化、宗教、歷史、藝術等方面的意義。

      參考資料
      1、林美容,〈高雄縣王爺廟分析:兼論王爺信仰的姓氏說〉,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》,88期(2000.06),頁107-133。
      2、國家文化資產網,https://nchdb.boch.gov.tw/ (瀏覽日期:2022/09/14)。
      3、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歷史室陳列品分區清冊。

      (本館內容維護者張安琪於 2022-12-06 最新修訂。)